連續暴雨 你應該了解的天氣經濟學
據北京市氣象局消息,北京市氣象臺7月20日08時40分升級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預計20日本市大部分地區仍有暴雨、局地大暴雨。
昨日至今晨,北京、河北等地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河南和湖北局部特大暴雨。預計今天至明天,湖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多地暴雨,局地大暴雨!首都機場已取消500多架次航班;京九線、京廣線水害造成部分列車晚點。國家防總昨晚連夜啟動海河遼河防汛三級應急響應。
氣象的影響和相應的服務需求從古至今都真實存在,但是,它只有隨著技術進步和商業發展才會逐漸釋放出來。你需要了解的是,按照著名的“德爾菲氣象定律”:企業氣象投入與產出比為1:98,即在氣象信息上每投資1元,便可以得到98元的經濟回報。中國氣象投入產出比雖然達不到這么高,但也有1:40,而且是百億市場。
反常天氣讓天氣成為高頻話題
全球變暖導致冰川消融、退縮以及全球各國氣候的反復無常,早已是公開的嚴峻事實。也是在2013年5月,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氣象研究員康世昌來到珠峰東絨布冰川埡口取冰芯?!拔覀冎辽倏梢詮谋纠锩婵吹?,20世紀以來全球增暖是非常明顯的?!笨凳啦髞韺Α渡虡I周刊/中文版》說。
反常天氣讓天氣本身成為關注度越來越高的話題?!盀暮π蕴鞖庠跉夂蜃兓谋尘跋掠绊懕容^大,而且隨著信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社會對它的敏感度在增加?!北本┥缈圃貉芯繂T吳向陽說。
在美劇《生活大爆炸》里,智商高達187的謝耳朵講過一個關于天氣的有趣現象:“高空急流的改變可以影響地球自轉的速度,所以壞天氣的確能讓一天的時間變得長一些?!?
弗里德黑姆·施瓦茨(Friedhel Schwooz)在其著作《氣候經濟學》中指出,天氣在全世界五分之四的經濟活動中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除了“靠天吃飯”的農業外,航空、航海、商業零售、快遞物流業、建筑業等,都對天氣頗為敏感。
氣象的影響和相應的服務需求從古至今都真實存在,但是,它只有隨著技術進步和商業發展才會逐漸釋放出來。不變的是趨利和避害,躲避自然災害是最原始的氣象需求。據統計,中國每年因氣象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占GDP的3%—6%。全球每年氣象災害占自然災害的70%,平均損失超過300億美元。
歷史記載最多的是災害對作戰的影響。1854年11月4日黑海出現了一場風暴,法國軍艦“亨利四號”沉沒。事后,拿破侖命令巴黎天文臺臺長勒危耶詳細研究這場風暴。后者通過對風暴移動路徑的分析發現,如果能事先預報出風暴的移動情況,這次損失是可以避免的,進而提出為海軍建立風暴預報和警報系統的建議。
這便是世界上第一家天氣預報服務公司的開始。兩年后,法國的天氣預報服務擴展到了整個歐洲。除了軍艦,航運、漁業等也是天氣服務公司的忠實用戶?,F代的海洋運輸公司,對氣象導航服務依賴度更高。
全球化運營帶來更復雜的氣象需求。2014年春夏巴西大旱,高溫不退,對于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星巴克來說,這意味著巴西這個主要的咖啡豆產區產量驟降,國際咖啡豆價格上漲。2014年6月,星巴克宣布上調旗下幾款咖啡的價格??鐕称饭镜牟少彶块T需要掌握全球整體氣象情況,努力將風險降至最低。
借助大數據,人們能夠更清楚地掌握天氣對于零售業的影響。相關統計表明,流通類銷售額的65%取決于天氣,因為天氣直接影響人的生理、心理,支配他們的消費行為。氣溫相差攝氏度或降水量增減1毫米,反映到商場和客流及銷量都有明顯變化。這也就是經濟學界所謂的“一度效應”。
在德國,氣溫超過22攝氏度,啤酒開始勁銷,氣溫再每上升1攝氏度,大瓶裝的啤酒每天會多銷230萬瓶,德國氣象公司由此開發了相關的“啤酒指數”。此外,還有乘車指數、冰激凌指數、泳裝指數、食品霉變指數等,商家可據此提前制訂生產營銷計劃。精明的商家根據天氣預報的情況,就能提前確定庫存和商品品種,以利用氣溫、降雨等變化增加銷售量。
日本大型超市連鎖店伊藤洋華堂,20多年來持續與IT公司合作,開發以POS(Point of Sale,端點銷售系統)為前端的電腦網絡資訊系統。它讓伊藤洋華堂的員工得以統計商品銷售和季節、天氣、時間、節日等因素之間的關系,預測在一天的不同時段、不同天氣下,哪種商品賣得最好?!俺塘闶蹣I是看天吃飯的行業,氣溫相差兩三攝氏度,某些商品的銷量就會相差一兩倍?!迸_灣天氣風險管理公司董事長彭啟明說,臺灣的超市也紛紛模仿日本做法,總部會提早告知各門市明后天的天氣變化,門市可以因應當地氣候變化,準確訂貨、減少庫存、提高銷售,營運效率會更好。
了解、預知天氣,能幫你賺大錢
實際上,氣象服務是一個大產業?!懊绹鞖馐袌龉乐?00億元?!迸韱⒚髡f。
彭啟明畢業于臺灣“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研究所,但他不甘于“讀大氣系,畢業后只能進氣象局,不然就等同失業”的命運定勢。2004年,他正式辭掉“國立中央大學”氣象系教職,成立天氣風險管理公司。這個小公司成長迅速,年營業額已從2004年成立之初不到500萬臺幣上升到現今預估的一億臺幣。
目前彭啟明的公司提供三大服務項目,第一種是企業服務,主要提供預測咨詢、天氣風險系數分析系統以及商品銷售預測分析;第二種是媒體服務,以提供天氣資訊為主;第三種產品以天氣風險管理為主,包括風險評估、精算天氣保險、天氣衍生性商品等。
具體來說,他所接的案子以戶外活動為多。如公關公司舉辦戶外活動,對天氣資訊的需求較高,“拍攝時要求天空萬里無云,那么具體在什么地方能實現這一需求?又能維持多久?這些資訊就需要我們來提供?!迸韱⒚髡f。他的客戶甚至還包括郭臺銘,郭臺銘旗下一家公司要舉辦員工家庭日,卻擔心壞天氣攪局,遂由彭啟明替他提供天氣預報服務。
彭啟明說,在美國像這樣的天氣經濟咨詢公司就有500家,日本有80家。
氣候預測或者說氣候服務產品有著悠久的歷史。被稱為“天文學家”的古巴比倫人做出的氣象預報,被刻在石碑上保留了6000多年;中國的氣候預測起源能追溯到春秋時期的二十四節氣;偉大的古希臘先哲亞里士多德也寫過一篇關于氣象學的論文。
這些預測的依據無一例外是統計學?!皩μ鞖鉅顩r進行單純的統計預測早已成為可能。假如,今天下雨,那么明天也下雨的可能性有多大呢?氣象學者可以察看數據庫里有關過去下雨的實例,或者察看較長時期內下雨的概率的平均值,如3月份的倫敦基本有十一二天都在下雨,進而得出答案。不過,這樣的預測的用處不是很大,它無法告知你明天是否需要帶傘,更不用說預測臺風的路徑了?!奔{特·西爾弗 (Nate Silver)在《信息與噪聲》中寫到。
過去50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氣象學取得了真正的進步。除了由政府和媒體提供的免費災害預警和天氣預報,商業氣象服務蓬勃發展,為用戶提供利用基本氣象服務所收集的資料和所生產的信息氣象產品。
美國和日本是全世界商業氣象服務發展最好的國家,醞釀出多個世界頂尖的商業氣象服務公司。市場調查機構IBIS World的數據顯示,現在美國氣象信息市場主要由美國天氣頻道(The Weather Channel)和Accu Weather主導,前者占有的市場份額為51%,后者占14%。
美國天氣頻道公司的主要產品是天氣預報、交通氣象等信息。這家公司擁有6000多家有線電視系統,用專門的氣象頻道為全美6800萬有線用戶提供天氣預報服務,產品包羅萬象,有當天的天氣狀況、天氣預報,以及氣象衛星圖像、惡劣天氣報告,甚至還有滑雪氣象信息、花粉預報、紫外線指數預報等。該公司的國際業務已經擴展到法國、英國等12個歐州國家和墨西哥、巴西等21個拉美國家。
擁有77項專利的美國天氣頻道宣稱:“比天氣更加強大的是我們幫助你從天氣當中贏利的能力?!?
不過,如果你想了解暴雨期間具體做什么生意賺錢,那么你需要Accu Weather,其提供的天氣營銷服務可以為企業選擇打折、增加庫存時機提供一系列的數據支持,也可為社交媒體提供可借鑒的天氣信息。Accu Weather表示,自己可以幫助客戶找到當地某種產品的銷量與200種天氣變量之間的關系。例如,在颶風天氣下,最暢銷的食品是藍莓烤面包。這種分析需要多個IT部門的協助。在氣象領域,研究與開發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如Weather Trends International和Custom Weather等,關注于更加細分的領域。像CoreLogic和Planalytics等IT供應商則提供帶有分析工具和服務的氣象信息,對來自ERP、制造業和其他IT系統的數據進行整合。這些公司中大多數使用以保護公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提高國民經濟為使命的美國國家氣象局提供的免費數據,然后再用自己的系統通過數據分析以及新的算法創造新產品。
投入一元,收獲98元的大生意
“中國沒有這樣的私營商業氣象公司,一家也沒有?!眳窍蜿栒f,中國的氣象服務一直由政府機構壟斷。彭啟明預測,如果中國能夠放開行政壟斷,將帶來一個百億市值的市場。
中國市場同樣存在對氣象服務的需求。按照著名的“德爾菲氣象定律”:企業氣象投入與產出比為1:98,即在氣象信息上每投資1元,便可以得到98元的經濟回報。吳向陽表示這個數字略高,并不廣泛適用?!爸袊鴼庀笸度氘a出比約為1:40?!彼f,即花1單位貨幣購買氣象服務,可以得到40倍的回報。他認為美國約為1:7,新西蘭是1:17,數字之間的差異有多種原因,經濟總量大、增速快的國家,投入產出比更高,整體氣象服務相對較為充分的國家,投入產出的邊際效益則會遞減。
國際有實力的氣象公司已經對中國氣象服務市場這塊“大蛋糕”垂涎三尺。目前已有數家跨國氣象公司開始在中國尋找機會,日本WNT公司、美國氣象導航公司都已在上海設立辦事處。WNI在上海成立的上海海洋氣象導航有限公司是最早進入中國氣象服務市場的海外氣象公司,占領了我國70%的氣象導航業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院長閩錦忠表示,這些跨國氣象公司在中國盈利狀況良好?!皳醪浇y計,近些年我國每年在氣象服務這塊的市場份額大概是人民幣二十幾個億。我們國家自己做的這些服務只占10%不到?!?
中國的所有氣象服務都由氣象部門包辦,“我們國家的氣象局提供的服務分兩種,一個叫公眾氣象服務,一個叫專業氣象服務,即商業服務?!眳窍蜿栒f。
長期以來,中國氣象部門一直免費提供氣象信息服務。直到1985年3月,國家氣象局才提出,“氣象部門應當大力加強公益服務,在做好公益服務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有償專業服務,并圍繞氣象事業發展開展綜合經營?!?
盡管如此,具有極強壟斷色彩的中國商業性氣象服務發展了30年,至今仍處于幼稚的起步階段,沒有形成規模,更沒有形成產業。這也讓氣象局成為半行政機構半企業的特殊組織。在國家氣象局,提供公眾氣象服務的是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下設水文地址、交通、能源、中國天氣網等科室。但另一些行業科室則提供收費的商業服務,“和氣象局合作的企業很多,如交通旅游、保險公司、空調企業、羽絨服廠家等?!?
吳向陽介紹說,氣象局有多個科室分別針對不同行業,如交通旅游就是面向旅游景點、交通委、旅游局。據他透露,現在這一塊兒的收入至少是千萬級別。
國家氣象局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員認可這一說法,但是具體涉及的項目和金額他不愿作答。
這種情形也許即將會有所改變。2013年5月底,彭啟明受到發改委的邀請講述臺灣氣象發展歷史?!爱敃r中央氣象局的局長問我,如果放開中國氣象市場會怎樣?”他回憶說。
“大陸地區的氣象市場放開了應該和美國一樣大,美國現在天氣市場估值人民幣100億元?!迸韱⒚髡f,“氣象局有一些顧慮,在大陸氣象局是一個清水衙門,很多項目要靠財政撥款才能維持?!?
彭啟明發現,大陸還沒有氣象市場的最主要原因是,《氣象法》規定只能由政府發布氣象咨詢,國家氣象服務機構高度壟斷,不允許私營氣象公司參與競爭,氣象資料不夠公開。
“現在大陸的氣象資料只是第三級資料的呈現,也就是給一般人看的,如現在的溫度。國家氣象局進行分析的資料是第一級的材料,如果那個數據可以讓民間用的話,一些氣象公司或相關專業人士就可以幫企業做更好的解讀、幫政府創造資料的價值?!彼f。
天氣市場空白會拖累GDP增長
“我相信天氣類App會在市場上取得成功,是因為用手機App察看天氣的用戶體驗實在是比傳統體驗好太多了?!?天氣類App應用墨跡天氣的CEO金犁對《商業周刊/中文版》說。墨跡天氣于2009年5月正式上線墨跡天氣Symbian版,2010年,其Android版面市,2011年推出iOS版。截至2014年6月,其裝機量已達到2.7億,在中國市場占據天氣類App超過50%的份額。
墨跡天氣數據來源于氣象局?!拔覀儗嶋H的受權來自于北京市氣象局,現在正在與國家氣象局談,相信很快就會簽署協議了?!苯鹄绫硎?,他不愿意透露協議涉及的具體金額。
墨跡天氣市場經理錢崇君介紹說,墨跡天氣的贏利方式是一方面與伊利、可口可樂、阿迪達斯等品牌進行植入式廣告合作,另一方面在天氣首頁右上方有淘寶按鈕,用戶點擊產生購買行為會有一定的分成。按一下墨跡天氣淘寶按鈕,會看見“防霾口罩”列在最上方的banner上。據墨跡天氣透露,淘寶按鈕帶來的月收益約為人民幣300萬—400萬元。
這類產品其實競爭很激烈。美國互聯網公司雅虎也有自己的“天氣”產品。早在智能手機出現前多年,就已有網頁版的雅虎天氣,蘋果電腦上的天氣小部件也來自雅虎。2007年,iPhone上的默認天氣應用就使用雅虎提供的數據。2013年4月,雅虎天氣登陸iOS平臺,4個月后再推出Android版。
“我喜歡雅虎天氣簡潔的設計,但它提供的天氣信息的準確度不高?!眎Phone用戶Bran Wang說,他表示自己下載了墨跡天氣,因為墨跡提供的信息更準確。信息準確度的差異來自于獲取天氣信息的渠道不同。墨跡天氣從中國國家氣象局獲取天氣信息,而雅虎天氣從美國天氣頻道獲取信息。因而,對于中國地區的天氣信息,墨跡天氣的數據來源要更準確一些。
但蘋果用戶很快將無法直接使用雅虎天氣。從 iOS 8 開始,蘋果將拋棄雅虎,不再將雅虎作為 iPhone 原生天氣應用程序默認的數據來源,而是與 The Weather Channel 結成伙伴關系。iOS 8 即將在今年秋天推出,這將結束蘋果和雅虎之間就 iPhone 天氣應用程序超過7年的合作關系。
名為The Weather Channel的天氣軟件,是美國天氣頻道的產品。它具有雅虎所不具備的氣象方面的技術和信息支持。據說,為了說服蘋果、取代雅虎,The Weather Channel 增加了更多的技術和信息,包括與用戶位置相關的更多的氣象特異性、長達9天的預測、天氣條件總結等。此外,The Weather Channel天氣應用程序還包括當天天氣的文字說明,以及包括日出日落時間的數據、下雨概率、濕度百分比、風速和風向、“感覺”溫度、氣壓、紫外線指數等等。
墨跡天氣沒有能力做這樣的開發,這家小公司正在拓展自己的硬件產品。隨著空氣質量的惡化,個人對氣候的關注從室外延展到室內。PM2.5成為新興熱詞?!艾F代人在室外的時間越來越少,在室內的時間大概會超過3/4?!苯鹄缯f。墨跡天氣5月12日推出了一款硬件產品——空氣果??諝夤譃槭覂劝婧褪彝獍?。主要是用于實時檢測溫濕度、氣壓以及PM2.5等數據。
空氣果室外版不對外銷售,免費提供給有需要的室內版買家,“空氣果室外版能把空氣報告精確到某一個街區,而以前多是以城市為單位?!睂τ谀E天氣,室外空氣果未來將形成一個天氣信息采集網絡,金犁希望可以進一步完善氣象局的數據庫,增加預測準確度,“我們沒有氣象局那樣的專業能力去分析數據,但我們愿意提供更多數據?!背鼋鹄绲囊饬?,從發布會當天晚上8點開始預約的7天內,100萬個空氣果全部預約出去,“我們當初預計可能只有幾萬個?!?
“美國有學者以2008年11種大型產業為標的,估算出約有4850億美元的企業營收和天氣變動高度相關,在GDP占比高達3.4%?!迸韱⒚髡f,天氣市場空白會拖累GDP的增長。
特別是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企業的氣象服務需求更顯迫切。據國際碳排放信息披露項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干旱、颶風、海平面上升,對全球大型企業將形成更明顯的威脅,而且風險正加速上升。據該倫敦非營利組織于2014年5月發布的報告,受調查的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表示45%的氣候變化風險對它們而言已成為現實,或5年內將成為現實。這個比例高于2011年時的26%。
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稱,所有大陸和各大海洋都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在許多情況下,全世界尚未做好應對不斷變化的氣候風險的準備。該報告還得出以下結論:盡管隨著氣候變暖的程度不斷加大,管理這些風險的難度很大,但應對這些風險的機遇依然存在。
瑞士再保(Swiss Re)在2013年9月的報告中稱,過去40年間,風暴和洪水的保險損失已上升逾4倍,達到每年270億美元。瑞士再保引用聯合國數據稱,到2030年,全球每年用于洪水防護、抗颶風建筑及抗干旱作物的支出可達到1350億美元。
吳向陽認為,氣候變化已經不可逆轉,企業唯有去適應。包括去預測氣候變化將會影響的領域,從而采取相應的準備措施,“拿農業舉例,可以通過農業轉型來盡量回避干旱對農業的影響,或是通過提高保險和社會保障來提高農民應對災害的恢復能力?!?
氣候變遷對企業經營正在產生可衡量的實質影響,許多企業預期氣候變化將提高它們的成本或阻礙它們的銷售。
在接受彭博社的采訪時,惠普公司稱,泰國2011年洪災導致驅動器零部件供應短缺,公司銷售收入一度下滑7%。而廢品管理公司(Waste Management Inc.)表示,無論洪水還是干旱,都會影響垃圾填埋的有機腐爛程度,從而推升收集填埋廢氣的成本。
“氣候變化給我們的業務帶來直接威脅。已經有一些跡象顯示,氣候模式的轉變和水土流失及蟲災增加正開始影響咖啡作物?!毙前涂谁h境影響主管Jim Hanna表示,星巴克需要提前做好準備,采取一些適應性策略,比如對采取額外措施防止生態脆弱地區水土流失的農戶給予獎勵。
“不僅僅是要制訂應對未來氣候變化風險的計劃,現在它們就要為氣候變化的影響做出改變?!盋DP North America總裁Tom Carnac說,已有約60家公司披露了環境的快速變化給它們帶來的風險,其中包括建筑物毀于颶風、原材料成本上升、保費支出增加、冬季服飾需求放緩以及冬天取暖費用增長。
當然天氣變化中也隱藏著機會。種子生產商杜邦(DuPont Co.)、風力渦輪機制造商通用電氣以及保險商蘇黎世金融服務公司就正在開發相關產品。杜邦負責種子業務的副總裁Jim Borel說,抗旱能力更強的作物有助于杜邦拓展其規模82億美元的農業事業,真正的商機來自于利用科學幫助農民提高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