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視覺未來市場規模高達千億,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
隨著人工智能的爆發,作為代表技術之一的機器視覺 ,有望迎來更大發展,在無人商店、自動駕駛、 機器人 等領域掀起新風暴。
機器視覺是通過計算機來模擬人類視覺功能,以讓機器獲得相關視覺信息和加以理解。
機器視覺系統的原理是計算機或圖像處理器以及相關設備來模擬與人類視覺功能,從客觀事物的圖像中提取信息進行處理,獲得相關視覺信息,并加以理解,最終用于實際檢測和控制等領域。
機器視覺是將圖像轉換成數字信號進行分析處理的技術,涉及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 圖像處理、模式識別等諸多領域。
(機器視覺原理圖)
當下機器視覺技術已經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從手機里的美顏APP面目識別功能、人臉相冊分類,到支付寶面部識別身份驗證、儲物柜人臉識別,以及工業機器人對物體準確抓取、物流機器人障礙避讓等等都是運用了計算機視覺技術。
按照應用領域類型,機器視覺市場可劃分為工業和非工業應用。其中,工業應用占據最大市場份額,其次是非工業應用。工業領域可細分為半導體、電子、包裝、紡織品、汽車等。非工業應用包括安全監控、銀行、交通控制、實驗室自動化和醫療成像和其他行業包括條形碼掃描器、生物識別系統等。
機器視覺由硬件和軟件構成,其中底層軟件核心算法是機器視覺行業的壁壘。硬件主要包括工業相機、光源、鏡頭、圖像采集系統,軟件是機器視覺系統中的核心部件視覺分析軟件。機器視覺的產業鏈構成。機器視覺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部件級市場、中游系統集成/整機裝備市場和下游應用市場。機器視覺上游有光源、鏡頭、工業相機、圖像采集卡、圖像處理軟件等軟硬件提供商,中游有集成和整機設備提供商,行業下游應用較廣,主要下游市場是半導體/電子制造行業、汽車、印刷包裝、煙草、農業、醫藥和交通等領域。系統集成市場規模大約是部件級市場的三倍。
機器視覺在發達國家已經進入穩定增長期。根據Automated Imaging Association發布的統計數據,2013年,全球機器視覺系統及部件市場規模是34.01億美元。2014年,全球機器視覺系統及部件市場規模是36.7億美元,預計2018年,全球機器視覺系統及部件市場規模將達到50億美元,未來市場規模高達千億。
機器視覺在國內起步較晚,滲透率還處在較低水平。國內機器視覺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的技術引進,半導體和電子行業是較早的應用行業之一。從市場規模來看,我國機器視覺行業2006年以后進入發展期,2013年開始快速增長,2014年市場規模大約達到80億。隨著各行業自動化、智能化程度的加深,未來五年機器視覺市場將繼續增長,預計2018年將達到200億左右。2020 年以前中國制造將促使機器視覺維持 20%的增長率,遠高于全球 的 8.4%平均水平。
資料來源:安信證券,蘿卜投研
(點擊查看大圖)